龍巖慈善基金會與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友會於11月17日舉辦市民公益講座,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涵蓋情緒自覺、自療、預立醫囑、遺囑及殯葬自主等內容。講座旨在幫助大眾思考應對生活無常的方法,以減少面對變化時的茫然與遺憾。
這場講座是一個幫助您我把人生焦點從自身延伸到與他人關係的契機:誠摯地邀請您報名參加這場別具意義的市民講座!
您是否感到心靈負擔沉重?
您是否渴望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透過與自己的對話、探索,了解如何減輕自己心靈負擔,並同時建立更深層次的親密關係。
林昀芊心理師將分享實用的心理健康技巧和溝通策略,幫助您重拾輕盈的心靈,並促進更豐富的人際關係。
「喪親」是人們最想逃避的處境,此難關又以「悲傷」最難以承受。 喪親促使我們覺察「愛」,認知到我們要學會「如何去愛」與「接受愛」。
* 「悲傷」則是一帖苦口的良藥。服用「悲傷」,讓您學會「愛與被愛」,並催化 您生命內在的轉變。
* 經歷喪親後悲傷的洗禮,生命脫去舊殼,顯現出「愛」才是生命的核心。
為推廣與傳達「生命教育」和「生命關懷」知識,龍巖慈善基金會攜手新北市社會局,在三峽及板橋舉辦舉辦【晚美人生 讓愛無憾】公益講座,邀請資深律師富銘分享關於繼承、遺產以及遺囑的相關法律知識。
More由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醫師分享從醫多年救治過無數的生命,當面對人生最後一段路程該如何好好地走?【人生最後一堂課】教民眾如何讓至親有尊嚴、舒適的離開,保護病人的善終權益,更建立民眾自主預先準備的正確的觀念,善終,不只是為你摯愛的家人,更是為你自己,學習不停地練習面對死亡的課題,用愛好好走完人生必經之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