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我獨自「披星戴月的想你」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剩我獨自「披星戴月的想你」

實習心理師 張智宇

 

 

 

我走囉。

那晚我在車站等了很久,買了兩張車票、兩個便當。

你還是沒接我電話,等到最後一班公車了,你沒出現,我得上車了。

其實我不太確定,我們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

是否因為過去的親密已成習慣,所以約定好的同行,最後也只剩我獨自上路?

 

短文摘自告五人的歌曲【披星戴月的想你】在Youtube MV中的資訊欄

 

 

未來只剩下我獨自前行

 

    失去所愛之人,無法抹去的思念如洪水般襲來,同時間的你,必須獨自面對未知的未來,許多感受同時並行,這些令人窒息的感受往往令人無法招架。

 

    歌曲MV中,買了兩張車票、兩個便當的主角,看著一班又一班的公車經過,期待著所愛之人能夠陪著自己繼續前行。聽著末班車司機的催促聲,只能獨自上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囫圇吞下兩個便當…。

 

 

如洪水般的回憶

 

    未來,無意經過某個曾與所愛時常相處的角落、恰巧碰上曾與所愛一起欣賞的日落、或任何曾與所愛駐足過的場景,想必多少會勾動失落、難受的感覺。悲傷與失落所帶來的種種想法與感受,如:悲哀、憤怒、愧疚、自責、焦慮、孤獨、無助、麻木等,漫天鋪蓋來地難以承受的情緒,宛如藤蔓般恒盤於心,向自己襲來的,只有無止境的苦痛。

 

    數落自己的無能為力、不解所愛何以如此決絕,諸多的無法確知的問號,縈繞於心,究竟何時才能擺脫這些糾結?成了洪水般記憶湧來時的複雜心情。

 

 

在悲痛中我們能做些什麼?

 

    若是您也正在經歷悲傷所帶來的痛苦,希望這篇短文能陪您在無邊無際的苦痛中,尋來一點點的方向。

 

 

✽開啟哀悼失落的任務

 

    研究悲傷的大師William Worden認為,哀慟者在完成以下四項任務後,才能真正地完成哀悼。(Worden, 2009)

 

 

任務一:接受失落的事實

 

    開始緩慢地認識到所愛之人已經離開,接受他已不在自己身邊的事實,一如開始接受自己不再能找他訴苦、不再能與他共同欣賞同一片夕陽…。

 

 

任務二:經驗悲傷的痛苦

 

    當能承認所愛之人已不在身旁,無法與他訴苦的苦楚、與再也無法一同做某些事的悲痛,將會如驚濤巨浪般席捲而來時,我們得要透過一些陪伴自己或尋求協助等方法,以承接失落的事實所帶來的痛苦,漸漸找到與之相處的方式而往下一步邁進。

 

 

任務三:重新適應一個逝者已經不在的新環境

 

    接受了所愛之人不會再在自己身旁的事實後,便要開始學著如何面對沒有他的世界。當我們再度落入悲傷的時刻,也許我們可以:沉浸在自己喜歡的音樂旋律中、看一部療癒的電影、或是走進森林享受被大自然包圍的感覺等…,試著撫平自己情緒,找到讓自己能夠重新站穩腳步、與生活重新接軌的方法。

 

任務四: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生命中

 

當我們能夠重新在生活世界上好好站穩,嘗試將生命的活力與注意力投注在生活裡的新事物上,與生活、人際互動裡重新建立新的關係。於悲痛中浴火重生的我們,相信在經歷這些哀悼歷程後,能在自身生命中長出全新的愛。

 

✽重新找回自己身體的能量


    勇敢經歷悲傷任務的您,可能早已感到精疲力竭,生活的各種能力與某些習慣可能已不如以往,也許連正常生活起居對您來說都是項艱鉅的任務,想要好好哀悼自身的失落就更別提了。

 

    接下來要說的聽起來就像老生常談,請容許我向您道歉。但我們要做的,確實就是盡全力的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唯有將自己的身體照顧好,才更有能量好好地哀悼自身的失落 (Barrett, 2017) 。

 

1. 健康飲食:讓自己能夠規律地進食,即使吃不下,吃個兩口都好,等有餘力了,再講求營養。

 

2. 規律運動:讓自己的身體有規律地活動,即使是出門走個一圈都好,等有餘力了,再增加運動量。

 

3. 充足睡眠:讓自己能夠規律地躺平,即使躺著沒有睡也沒關係,放點輕柔音樂陪伴自己,等有餘力了,再求睡眠品質。

 

以上三點提醒,心法皆為「先求有,再求好」!在悲傷的歷程中,我們的狀況會時好時壞,若是再度陷入悲傷,是可預期得,也都是正常的,希望您不要太過苛責自己。

 

走在悲傷的歷程中,彷彿是走在沒有盡頭的黑暗裡,但我們相信陪伴自己好好哀悼失落,便能漸漸在黑暗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123.png

 

(圖/取自告五人MV《披星戴月的想你》封面)

 

 

 

參考文獻

李開敏、林方浩、張玉仕、葛書倫(譯)(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手冊(第三版)。臺北市:心理。(J. William Worden, 2009)

李明芝(譯)(2020)。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臺北市:商周。(Lisa Feldman Barrett, 2017)

 

 

 

 

 

 

文章校稿 & 審稿者: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行政督導  林昀芊 諮商心理師

教育組督導  楊淑敏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