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父母的這堂生命必修課—淺談成年喪親的失落悲傷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失去父母的這堂生命必修課—淺談成年喪親的失落悲傷

實習心理師 陳瑩靜

 

日前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由黃秋生拿下,多次和影帝擦身而過,今年終於如願抱回大獎,黃秋生領獎致詞時說:「我最想告訴我媽媽,我終於得到了,可是我媽媽已經不在了,我們⼀起哭好嗎?」講到哽咽眼帶淚光,他最想把獎項獻給媽媽。2018 年,黃媽媽傳出病危之時,黃秋生正在拍攝新劇,收到消息後他迅速趕往醫院,當時黃母已只剩聽覺和觸覺;黃秋生陪伴在病床前許久,臨時有事離開,中途卻突然接到醫院電話,開車返回時遭遇堵車,最終晚到了醫院 10 分鐘,未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面,這是年過 60 歲的黃秋生心頭憾事。⼈們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喪親之痛,莫此為甚!

 

1.png

 

一、被刻意視而不見的悲傷

失去父母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事,相較於兒童或青少年喪親所受到的關注與照顧,社會上很少有⼈去探究成年喪親者的個⼈感受,華人文化對於死亡常抱持著諱莫如深、敬而遠之的想法,例如勸慰喪家要「節哀」、「人死如燈滅」等等的字句,特別是成年喪親者必須在社會面表現堅強、壓抑自己的情緒,暗自哀悼,好像「這種事情」不需要太多或太長的時間反應,甚至在一、兩週後便要放下自己的悲痛,回到日常生活。喪親後那種「無所依歸」的感覺,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自己刻意忽視,但總在不經意之間,內心的疑問與悲傷會突然升起:「如果有⼀天,我不再為爸/媽的離世傷心,是否表示我遺忘了他們?」

 

小時候,我們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父母,長大之後,這份恐懼不會改變;在父母去世後,我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再是「某某人呢的小孩」,因為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當體認到這⼀點時,童年也⼀併消失,我們驚覺自己是個「大人/成人」了,而「大人/成人」也意味著終將變成「老人」;同時我們也可能產生⼀種恐懼——此後,自己將直逼死亡面前,走向生命終點。有位朋友的母親在四十歲時意外離世,她不僅察覺到母親去世時還算年輕,當她自己快要四十歲時,開始想到自己也將面臨死亡的命運,朋友很哀傷地對我說:「我應該是下⼀個要死的人了!」對於四十歲後的生活,朋友連想都不敢去想。透過朋友的經歷,我領悟到「如何為喪親之痛找到出口,重新安頓自我」,是每⼀個⼈都要好好學習的生命必修課。

 

二、我們以為的做好準備 其實並不存在

人們經常認為,長期患病導致的死亡比較容易接受,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了」。55 歲的林先生照顧中風臥床的父親已經 10 幾年了,前不久父親病逝,林先生感到萬分悲痛,但他卻覺得困惑:「我知道這一天會來,我以為我早已做好準備,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難過!爸爸過世後,我整個人都垮掉了,而且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當父親還活著的時候,林先生一直要維持很勇敢的樣子,忙著處理每天的工作;父親去世後,他不再需要長時間照顧父親,生活頓時失去重心,多年來的痛苦突然浮現。

 

1969 年,英國死亡學專家 Elisabeth Kübler-Ross 博⼠就曾在安寧病房觀察到,⼀般人在知曉自己得到不治之症後,通常會出現四項心路歷程(stages)—否認、憤怒、討價還價與低落憂鬱,這四種反應,我們在喪親的人身上也常見得到。

 

這幾種心情不見得依序發生,可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親人死後,我們可能會氣上天從我們身邊奪走我們的親人;可能會對逝去的親人感到憤怒,因為他們拋下我們離開了;也可能會氣其他人,因為他們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整個哀痛的過程快要結束了,突然又出現了新的情緒:也許在早晨醒來,或在某一個幸福的時刻,我們忘記了親人過世的事;也許是在我們畢業、結婚、生子,或其他很想與親人分享的事情,突然想到離世的親人,想到祂們再也不能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椎心之痛又將排山倒海而來。

 

三、失落,是生命必經的路程

如果我們經歷過上述任何的事情、情緒,這很正常。喪親之後到了某個時間點,我們確實會覺得自己可以開始重新生活了,這並非是因為我們遺忘了親人,而是因為感覺不同了,不那麼可怕了,只有允許自己面對並體驗這幾個歷程,才能⾛到第五個歷程--「接受現實」。

 

美籍猶太人李維醫師(Alexander Levy)在《成年孤兒》一書中提到:「父母親的死是門必修課,每個人都須註冊入學—以哀傷來繳學費,而幾乎也是人人都能夠從中學到某些意義。」喪親的確是生命中的重大失落,卻也是生命必經的路程。父母過世後,祂們與我們在⼀起的時空便靜止了,然而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依然持續在運行著,當我們回顧父母的生命、研究祂們的生命地圖時,我們將會知道父母如何繪製、如何詮釋、如何選擇每⼀個生涯中的轉捩點,藉由研究祂們留下的說生命地圖,從而發現自己生命地圖中的其他部分,然後完成屬於自己的生命旅程。

 

 

參考文獻: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五版,J.William Worden,李開敏等譯,心理出版社,2020.

《允許悲傷》,馮以量著,寶瓶文化出版,2016.

《成年孤兒 The Orphaned Adult》,Alexander Levy,趙明月譯,寶瓶文化出版,2016

 

 

文章校稿 & 審稿者: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行政督導  林昀芊 諮商心理師

教育組督導  楊淑敏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