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見「另一半」,但我想見你--致喪偶者的一篇療心文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再見「另一半」,但我想見你--致喪偶者的一篇療心文

實習心理師 顧濤

 

 

 

房間所有東西

都有一半是你的,包括我

我的一半是你的,另外那一半

本來也是你的,可是

你走了,所有東西

都剩下一半。包括我

一半的我,要過全部的生活

太多了。沒有了你

每一天都太多了

 

 

430531.jpg

 

 (圖/取自《想見你》粉專・〈想見你x蕭詒徽- 詩文影音『再見了...王詮勝』〉)

 

 

 

再見了,沒有你,每一天都太多了

 

詩人蕭詒徽為台劇《想見你》寫了13首動人詩文,其中第4首描述女主角黃雨萱準備承認她的伴侶--王詮勝是真的死於空難裡,而著手收拾東西時的心境。

 

面對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另一半離世,正如詩文所描繪的那樣,我們得要用空了一半的自己去面對太多太多沒有了「另一半的」事,連最簡單的生活,像是吃飯、買東西、關燈…,都少了一個可以陪伴自己完成每個生活中細小事情的人。

 

這樣空了一半的狀態彷彿是一個被挖空血肉的傷口般,儘管裡面已經空無一物了,但傷口還在。回到空無一人的家裡時,或是偶然聽到一首他喜歡的歌曲,外面的風、雨、擦撞…,一個冷不防地,都會勾動傷口,引發疼痛。

 

 

「紀念性質的日子」最是讓人感到悲傷

 

台劇《想見你》的一個橋段是女主角黃雨萱過27歲生日,搭乘電梯時,隨著電梯數層數字往上走,聯想到過往的每年生日時光都有另一半相伴。20樓到了,電梯門打開,黃雨萱看到20歲時的他,捧著自己最愛的蛋糕,與親朋好友為她慶生;21歲時的生日雖然沒有過往歡鬧,但兩人靜靜相守在租屋處,同樣感到幸福滿盈。無論是21歲或22歲時的他們的生活,每一天都無比珍貴,即使生活裡難免會有爭吵,但都願為了彼此而各退一步,邁向兩個人一起的下一個明天,他們以為可以如此到永遠。然而,電梯的26樓梯門打開後,卻只是平常的辦公大樓該有的上班模樣,那個「明天」隨著另一半的離世,主角黃雨萱26歲似乎也跟著消失了。

 

你呢?正在閱讀文章的朋友們,是否也有那麼一個對你來說無比重要的紀念日呢?他還在身邊?或是他已離開好遠好遠…?

 

 

為什麼我會流淚,因為是悲傷呀!

 

真實人生不比戲劇奇幻,我們不會在下一個時刻發現自己早已經死亡的另一半,其實是他人所穿越時空而來,然後還以另一個身分活著。離開就是離開了,留下來的我們,擁有的是無數輾轉難眠的夜,在黑暗裡不斷詢問自己,如何能不被思念折磨?

 

思念之所以折磨,其實呈現的是失去「另一半」有多麼的痛苦與難受,我們有多麼渴望能重新擁抱他,這些的感覺都是正常的。提出悲傷任務哀悼論的學者Worden認為悲傷反應就是因喪失重要他人而引發的狀態;學者Shear也認為,在與另一半的關係裡面,其實我們已經在這種關係裡面建立了一種自我,因此,隨著這種關係的被破壞(死亡、分手),我們除了喪失了關係以外,也喪失了重要的一部分自我。所以我們會在想到他的時候流眼淚;會在負責做原本屬於他負責的生活事件,例如煮飯、修水電時,我們會很不習慣與不知所措;當面臨挫折想要跟他傾訴時…,再次體驗到他真的離開的事實而更加難受。為什麼會流淚,都因為是悲傷呀!

 

 

悲傷本身就是療癒的過程 

 

學者Stroebe和Schut在1999年提出悲傷歷程的雙軌擺盪理論,他認為當我們遇到一個失落事件的衝擊後,我們會分別在兩個模式中來回切換,以因應這個痛苦的狀態。

 

失落因應導向以情感為主,處在因應模式的人會有比較豐富與強烈的情緒,像會流眼淚、會沒有動力做很都多事;復原導向則是以想法與行動為主,在此模式的人會將注意力聚焦在生活因應上,像是投入工作、旅遊、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失落因應或復原導向模式都是面臨失落、煎熬的人經歷與因應悲傷狀態的方式,就如同火車的鐵軌一樣,缺了一邊的車軌,火車就無法前進。

 

 

Picture1.png

 

 

我可以如何陪伴悲傷的自己?

 

處在失落導向時,我們會感受到悲傷,也會感受到伴隨思念而來的許多情緒,這個時候我們可以:

 

  • 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允許自己擁有這些情緒。在這過程裡面,會先感受到情緒的張力,隨著允許、接納這些情緒的來去,當情緒的能量釋放完後,就會有鬆一口的感覺。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一直是低落、難以提起勁,請尋求專業的協助唷!

 

  • 試著對離開的「另一半」述說我們想說的話。告訴他,我們的是思念,或是他離開後的苦痛生活。藉由心理持續的連結,感受到逝者還相伴身旁的感覺。

 

  • 聽一首喜歡的歌、做情緒書寫或繪畫:可以自由書寫,自由繪畫,藉由藝術的釋放可以使壓抑的情緒能夠得到抒發。
  • 走向大自然。找一個風光明媚的時候,到各處走走,陽光、風景,都是最原始的療癒力。

 

  • 找一個可以聆聽自己述說悲傷的人。話要說給懂得的人聽,藉由可理解我們心情的人的陪伴,經驗悲傷的時刻是具有療癒力的。

 

 

最後,在悲傷諮商與輔導領域深耕的李佩怡教授認為悲傷歷程是讓我們從悲傷走向「悲而不傷」的過程,我們仍會懷念我們所愛之人,但是,在思念中,也會看到他在我們生命中留下的恆久、珍貴之物。

 

 

 

 

 

參考文獻

翁士恆(譯)(2019)。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Robert A. Neimeyer,2016)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2020)。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五版)。臺北市:心理。 (J. William Worden,2020)

李佩怡(2012)。死亡失落、悲傷喪慟與哀悼的基本概念。載於李玉嬋(主編),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頁24-50)。台北:張老師文化。

 

 

圖片來源

圖一:https://reurl.cc/gQEgZL

圖二: https://reurl.cc/28vxWn

 

 

 

 

 

文章校稿 & 審稿者: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行政督導  林昀芊 諮商心理師

教育組督導  楊淑敏 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