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抱大齡,開啟優雅的下半場~活出喜歡版本的自己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講座回顧:於2023年5月23日已正式成功舉辦於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癒心鄉。

 

 

 

擁抱大齡,開啟優雅的下半場~活出喜歡版本的自己

講者:蕭永晶 實習心理師

 

 

蕭永晶實習心理師一開始便藉由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兼心理分析學者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讓聽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階段任務以及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危機。以棒球比賽來比喻人生角色——從人生上半場身為攻擊手,一直朝著目標前進,到步入人生下半場時,轉變成防守員、場下的教練,乃至於啦啦隊,為他人的人生加油打氣。

 

艾瑞克森根據人生危機的不同性質,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成長的意義在於克服每個階段的衝突和任務,包括:嬰兒期(0-1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兒童期(3-6歲)、學齡兒童期(6-12歲)、青少年期(12-18歲)、成年早期(18-40歲)、成年中期(40-65歲)以及成年晚期(65歲以上)。這場講座聚焦在成年的早、中、晚期,跟參與者一起探索大齡生活。

 

成年早期的過程比較長,我們在此階段學習建立親密的關係,學習愛人以及被愛。到了成年中期,我們開始思索怎麼完成理想中的人生,這時我們對生命是積極和熱情的,並且會從追逐自己事業成就轉向培育晚輩。到了成年晚期,我們就會思索自己對人生的滿意度。每個階段的挑戰和功課,無論完成與否,我們都會不停地被時間往前推。沒有完成的人生功課都不會就此消失,反而會不斷累積,等到一切都緩下來的時候,未完成的部分就會回來找自己。屆時,我們就需要好好面對自己的功課。

 

在心理學領域,中年大多指的是各種令人不適應的特徵同時出現的時期。雖然在身體方面開始減退,但智力和生產力卻達到了最高峰。講員提及更年期和青春期的有一個很相像的地方——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去適應,就被推出去直接面對。在青春期,女性經歷著身體和情感上的巨大變化;在更年期,女性也面臨著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這對她們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認同產生了影響。無論是青春期亦或是更年期的女性,都面臨壓力、焦慮、情緒波動、身體形象困擾以及與同伴和家人的關係調整等問題。

 

蕭講員提到從中年開始,會突然發現有些事情不再是努力就可以,打開緊握的手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空。於是會開始很想抓住每件事:抓住自己的小孩、另一半或是工作,因為人們太害怕失控帶來的不安。心理學家丹尼爾.J.李文森(Daniel J. Levinson),曾在其知名著作《男人的人生四季》(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暫譯)裡,針對中年心境做了許多分析。他解釋,人在年齡增長之後,不是自然而然地適應那個年紀,而是分階段經歷所謂的「過渡期」。從青少年到青年、從壯年到中年,直至步入老年的每一階段,沒有人能理所當然地適應變化。這時,人際關係也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在家庭裡,我們會重新調整自己與配偶、孩子間的關係;在工作上,則會重新定位自己擔綱的角色。在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從學習達成任務的新手,轉變為教導他人並將工作交出去的前輩。如果在過渡期裡成功地重新定位自己,就能迎來人生的巔峰期。若沒有經歷過煩惱和混亂,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登峰造極。換句話說,激烈的反思與嚴重的中年危機,都是在為自己下一刻的燦爛準備。只要願意改變,就可能更靠近目標,哪怕眼前的困難重重。

 

「每個人都有兩個生命。40歲以前是活給別人看,40歲以後是活給自己看」(榮格)

 

轉念一想,中年困境讓我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際關係,思考此時對自己重要的是什麼。許多中年人雖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紮下根基、取得成就,但他們感到人生失去意義,心靈變得空虛而出現「中年心理危機」。榮格認為,這是中年人在獲得外部目標後出現了「心靈真空」,要填補這個空洞,就需要新的人生價值,其關鍵在於把心理能量從外部轉向內部,體驗自己的內心,尋找、挖掘新的生命和生活意義。

 

1.png

圖/講員和參與者在講座中的互動。

 

何成為擁抱大齡的自己:

 

為了幫助參與者實現擁抱大齡的生活,以下是講員提出的兩個步驟:

 

第一步:找回「自己」,找回與自己的關係

 

蕭講員表示我們需要常常貼近自己的身體,覺察內心的情緒與感受,並且好好的擁抱每一個無論是好是壞的改變。因為畢竟這就是屬於自己的人生,學會和自己和解。為了可以讓參與者可以練習更貼近自己。蕭講員透過兩個小活動來讓參與者更接觸此時此刻的自己:

  • 自我介紹:請參與者想五句話來形容自己。當參與者想完後就請參與者們把所有有關工作(如:我是一位心理師)和家庭的(如: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刪掉,然後剩下的介紹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蕭講員提到無論是工作還是家人終有一天會慢慢淡出我們的生活只有自己才能陪自己走到最後。因此認識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自己很重要。
  • 呼吸練習:透過每一次的正念呼吸,回到當下,感受此時此刻的自己。

 

第二步是建立『新關係』。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學會斷捨離。榮格強調「告別」和「創造」作為個體發展的重要階段和任務,這些階段涉及到個體與自己的過去和未來的關係、個體與內在和外在世界的關係的轉變。

 

「告別」(Separation)在榮格的理論中指的是個體與過去的自我、社會和文化的分離。這種分離是一個發展過程,個體需要超越原有的自我和角色,從而進入更全面和成熟的個體。告別的過程可以包括對過去經驗和觀念的重新評估、釋放不再適合的身份和信仰、面對內心的陰暗面和不可知的部分等。通過告別,個體能夠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和成長的機會。

 

「創造」(Individuation)則是榮格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個體實現自我完整性和獨特性的過程。創造是一種內在的心靈成長和發展,個體通過探索和整合內在和外在的資源、經驗和價值觀,來實現真正的自我。這個過程涉及到與個人無意識中的原型和象徵進行對話,探索自己的潛能和目的,並將其實踐於生活之中。創造的過程是個體與自己的靈性和真實本質相遇的旅程。通過這些過程,個體能夠實現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意義和目標,並發展出更全面和有意義的人生。

 

 

2.png

圖/參與者跟隨著講員學習怎麼去抒寫,以及正念呼吸。

圖/李佩怡教授也為講座做了一個美好的總結。

 

 

蕭講員最後提醒我們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定義的「幸福」都不一樣。只有找到自己喜歡版本的自己,然後一點點的慢慢靠近。在講座的尾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主任,李佩怡教授也表示在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困境,我們都不會自然而然就會學會如何去面對的,而是從每一次的經驗中學習。雖然我們的年齡會越來越老卻可以抱持著年輕的心境,因為每個人的心中永遠都有一個逐夢的自己。在這一生,我們都活在和別人的關係中,因此我們必須維持這其中的平衡,不能讓彼此雙贏,也要處在不輸不贏的狀態裡。每一個的決定哪怕不如我們所想的,都要學會轉念。唯有心存甘願才不會讓自己在一段關係裡只有委屈。


 

 

------------------------------------------------------------------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活得健康、快樂。龍巖慈善基金會注意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一樣重要的,2023年除了持續支持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進行心理諮商專業人員的培育提供癒心鄉公益心理諮商中心的服務,並合作舉辦療癒人生系列的公益講座,希望不同的主題,陪伴認真生活的你!學習擁抱自己,找回自己內在的勇氣。

------------------------------------------------------------------


4919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