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遇見自己」系列講座回顧 : 媽媽不想說再見-談母親分離焦慮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怡文01_0.jpg

‧2024「遇見自己」系列講座‧
主題:媽媽不想說再見——談母親分離焦慮
講者:劉怡文 諮商實習心理師
日期:2024/4/12 17:30-19:00
地點: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學思樓五樓 觀頤講堂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劉怡文〕

首先,我要由衷感謝龍巖慈善基金會和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的兩位督導,他們在我實習期間提供了寶貴的協助,讓我得以舉辦人生中第一場心衛講座。這個機會,讓我有機會整理自己所學和個人經驗,並與他人分享。

在籌備講座的過程中,我回憶起當初決定報讀心理諮商所的初衷:面對與母親的分離焦慮。我渴望了解這種焦慮的根源,同時希望避免將其影響帶入與未來孩子的關係中。這個初衷一直激勵著我,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個講座,與有相同困擾的人分享我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

在籌備歷程中,我不斷思考「分離焦慮」如何影響一個人,特別是一位母親。我試圖找到方法讓聽眾產生共鳴,並在講座結束時給予他們應對焦慮的方法。於此期間,我想起自己在感到分離焦慮時經常浮現的畫面,這些畫面總是觸發我的焦慮。因此,我決定以聽眾的身份,對分離畫面的想法和感受作為講座的開場。

逐步整理後,我意識到與母親的分離焦慮錯綜複雜,這讓我意識到分離在我們的生命中無處不在,甚至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已開始。這促使我深入探索最初的母子分離情境。瑪格麗特·馬勒(Margaret Mahler)提出的分離—個體化理論指出,出生後頭三年對一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所面對的分離模式正是在這段時期形成的。因此,我帶領聽眾回顧自己嬰兒時期經歷。理解了自己成長過程後,再回到現在身為母親的身份,並探討過去對現在的影響。我想強調的不是責怪過去的照顧者或自己,而是在焦慮情況下,我們需要理解自己以及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陌生人情境實驗中提出的依附理論告訴我們,依附型態如何影響我們與他人的相處方式,這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分離焦慮」如何展現在關係中。

最後,透過正念練習,我們連結自己的呼吸,回到當下,並接受自己的基本需求。我們也透過被支持的經驗來祝福自己。讓我們在理解和信任彼此面對分離情境後,能夠安住當下,並自我陪伴、自我照顧。讓我們共同經驗的「分離焦慮」有機會被關注、被安放、被祝福。

------------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行政督導 林昀芊諮商心理師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專業督導 彭大維諮商心理師

怡文02_0.jpg

照片來源: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提供

 

認識劉怡文諮商實習心理師

S__22741081.jpg

 

Q    準備這場講座對你而言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    將理論與經驗結合的過程,看懂一部份的自己,也能將這樣的看見與他人分享,協助他人看見自己的成長經驗如何影響現階段的困境,能與大家在這1.5小時時間「共同經驗」這一切是我最大的收穫。

Q    是否能用一句話總結你透過這場講座帶給聽眾的祝福?

A    願我們能作為自己的基地,能夠安心得離去,期盼著回來。在來去之間安在每個當下。

Q    將來在心理諮商的領域中最想關注哪個群體?

A    成人。關注議題: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自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