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講座回顧》悲傷療癒的源頭在愛中——談喪親後的生命轉化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龍巖慈善基金會上週六(10/14)很榮幸邀請到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主任李佩怡教授與我們分享喪親後的悲傷療癒。特別感謝臺北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提供舒適的會議場地合辦此公益講座。

悲傷是一種情緒,常常是因為失去所愛之人或事物而產生的。李佩怡教授在講座中提到,悲傷是一個累積的過程,需要時間去面對、經歷和釋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1.jpg

圖說/冥想時刻觸動與會者釋放情緒。

李佩怡教授建議,照顧悲傷的第一步是停止自我責備和自我貶抑的行為。我們常常會因為失去而感到自責和自卑,這些情緒會加重我們的悲傷。因此,讓自己停下來,好好地面對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開始照顧自己的悲傷時,可以透過回顧和反思來幫助自己釋懷。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未來。最終,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從容自在地面對悲傷,並且更加珍惜眼前人和事。

4.jpg

圖說/參與者在問答環節的時候真切的跟李佩怡教授互動。

5.jpg

圖說/李佩怡教授真誠的聆聽每一個參與者的問題並細心解答。

在這個公益講座中,李佩怡教授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建議和資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照顧自己的悲傷。我們應該學習如何面對和釋懷悲傷,並且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療癒。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並且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悲傷是累積下來的,和悲傷的自我和解,真心接納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

3.jpg

圖說/龍巖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梁建芸祝福並邀請聽眾將來繼續參加公益講座

 

 

-----------------------------

1121014.jpg

 

 

 

 

 

 

「喪親」是人們最想逃避的處境,此難關又以「悲傷」最難以承受。 喪親促使我們覺察「愛」,認知到我們要學會「如何去愛」與「接受愛」。
* 「悲傷」則是一帖苦口的良藥。服用「悲傷」,讓您學會「愛與被愛」,並催化 您生命內在的轉變。
* 經歷喪親後悲傷的洗禮,生命脫去舊殼,顯現出「愛」才是生命的核心。

講座時間:2023/10/14 上午10-12點

講座地點:台北市士林區中正路15號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龍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合辦單位:台北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