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究竟應該如何面對未來無法掌握的部份?這是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先為未來做一些準備,這不僅僅是防患未然,更深入地說,很多人生大事都會影響生活中重要的人際關係,可能讓情感加溫,也可能變質。如果有機會可以讓我們先思考、安排一些能夠及早預備的決定,或許能避免不必要的遺憾發生,家庭也會更加鞏固幸福。
龍巖慈善基金會攜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友會,於11月17日舉辦市民公益講座,以「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情緒、醫療、財產、殯葬」的自主與尊重」為主題,進行一日包含上、下午場次的主題性專講,從上午場次情緒的自覺與自療出發,到下午場的預立醫囑、預立遺囑與殯葬自主三個主題探討,最後以綜合座談的方式為參加者整合全日吸收到的知識。 期能幫助社會大眾思考最適合應對生活無常的方式,當無法預測的變化出現,不至於茫然無措導致遺憾發生。
這場講座是一個幫助您我把人生焦點從自身延伸到與他人關係的契機:
我們期望——在後疫情時代能提升您的身心免疫力!
我們鼓勵——在超高齡社會來臨之際,及早學習生命晚期的功課!
我們祝福——全民活出心理健康的生活,並朝向明朗的樂齡善終!
誠摯地邀請您報名參加這場別具意義的市民講座!
【主題】: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 「情緒、醫療、財產、殯葬」的自主與尊重
【時間】:11月17日(星期日),上午9:10~下午4:30
【地點】:台北市青年局 3 樓演藝廳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連結:https://lungyencharity.pse.is/113市民講座報名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龍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友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