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遇見自己」系列講座回顧:長大的你,還好嗎?–童年逆境之影響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408077_0s.jpg

‧2024「遇見自己」系列講座‧
主題:長大的你,還好嗎?- 童年逆境之影響
講者:鄭雅雯 諮商實習心理師
日期:2024/6/14 18:00-19:30
地點: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學思樓五樓 觀頤講堂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 諮商實習心理師:鄭雅雯〕

在籌備關於童年逆境經驗的講座過程中,歷經閱讀大量相關文獻與資料,彷彿讓我深化童年逆境經驗(ACE,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的歷程,也更加認識到這些經歷對於一個人長期生理、心理健康的深遠影響。

對於曾經歷過童年逆境的成人或兒童,心理治療的處遇和介入至關重要。可以透過提供個人諮商、家庭治療等多種方式,守護有童年逆境經驗的大人或小孩,學校、家庭和社區需要系統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安全、支持性的環境,幫助個人消化和處理逆境經驗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減少其對未來生活的負面影響。

408091_0.jpg圖說 / 參加者分組分享自己的童年經驗,然後用畫筆將自己的童年經驗呈現在畫紙上

透過這場講座,希望有機會讓社區民眾了解童年逆境經驗之影響,也盼望更多人了解早期經驗的影響後,能為我們自己、身旁他人以及孩子們伸出援手。童年逆境經驗需要我們去面對和修復,修復的歷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面對傷痛也可能感到不舒適,但傷痛需要面對,更需要哀悼,哀悼傷痛才有轉化失落得到療癒的可能。

408074_0.jpg圖說 / 大家合力將彼此的童年經驗凝聚在一起

407481_0.jpg

圖說 / 所有參加者的人生風景最後會匯集成一條「生命之河」

408095_0.jpg

圖說 / 參加者可以用黏土製作物件放在「生命之河」的任何位置來祝福自己與其他參加者

408093_0.jpg

圖說 / 一位參加者捏製一艘乘載星星的小船,溫柔傳遞他的祝福

最後,感謝龍巖慈善基金會,對此次講座的準備和舉辦,落實企業對社會的關懷責任,善盡一己之力。我相信,通過專業的心理照護陪伴和社區民眾的共同努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走出童年逆境的陰影,迎向充滿希望和幸福的未來。

 

行政督導:林昀芊 諮商心理師
專業督導:張郁君 諮商心理師

4074802.jpg

圖說 / 合影留念並祝福鄭雅雯諮商實習心理師順利畢業、考照順利!

 

認識鄭雅雯諮商實習心理師

407429s.jpg

Q  準備這場講座對你而言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A  準備這場關於童年逆境經驗的心理衛生健康講座,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是深入了解了童年逆境經驗對個人成長及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同時學會了如何在心理諮商中有效地支持和幫助這些經歷過逆境的人。

Q  是否能用一句話總結擬透過這場講座帶給觀眾的祝福
A  透過這場講座,我希望能帶給觀眾的祝福是:「失落,需要哀悼,願我們哀悼自己早年經驗的失落後,當自我有了能量,再向社會伸出橄欖枝。」

Q  將來在心理諮商的領域中最想關注哪個群體
A  在未來的心理諮商領域中,我最想關注的群體是童年經歷逆境的成人,幫助他們在修復早期經驗的傷痛,以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

龍巖慈善基金會以『生命教育』、『生命關懷』為服務核心,發展全人教育、銀髮關懷、偏鄉兒童扶助和義助殮葬為主軸,連結龍巖禮儀服務的資源以及全體同仁和社區夥伴們的愛心,以實際行動傳遞對於生命關懷與社會公益的熱情,希望能引起社會大眾更加重視生命旅程的規劃,以及對於弱勢群體和樂齡族群的關注。

0914_基金會愛心.jpg
  愛你護你